通宝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通宝是什么意思
  • 通宝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通宝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tōngbǎo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ㄊㄨㄙㄅㄠˇ

    【简繁字形】:  通寶

    通宝基本解释

    中国旧时钱币的一种名称。起于唐高祖·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铸造的“开元通宝”。以后历代都曾沿用,“通宝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、朝代或国名,铸于币面。如南唐的“唐国通宝”、宋代的“太平通宝”、元代的“至正通宝”、明代的“大明通宝”、清代的“康熙通宝”等。

    通宝 词典解释

    通宝 tōng bǎo ㄊㄨㄥ ㄅㄠˇ

    通用的钱币。自唐以来的货币,多以通宝为名,至清末制作铜元,银元始废。

    如:「开元通宝」、「正隆通宝」。

    通宝网络解释

    通宝 (古代方孔钱之一种) “通宝”是中国自唐初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。早期多以重量作为钱币名称,如半两、五铢。另有元宝、重宝、之宝等钱。唐代改变了秦、汉以来钱币以重量命名的习惯,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)废五铢钱,开始铸造开元通宝,币面上下右左有“开元通宝”四字。“开元”意为开辟新纪元,“通宝”意为通行宝货。有人按顺时针方向回环来读作“开通元宝”,成为后世铜币以“通宝”或 “元宝”命名的由来。 “通宝”名称为后世沿用,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、朝号(国号),如唐代的“建中通宝”,南唐的“大唐通宝”、“唐国通宝”,北宋的“太平通宝”,南宋的“大宋通宝”,明代的“永乐通宝”,清代的“康熙通宝”、“宣统通宝”等。辛亥革命后,云南、福建还曾试铸“民国通宝”。“通宝”钱一直流通了 1300多年,在我国货币史上占主导地位。

    通宝近义词: 通货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