巾帼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巾帼是什么意思
  • 巾帼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巾帼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jīnguó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ㄐㄧㄣㄍㄨㄛˊ

    【简繁字形】:  巾幗

    巾帼基本解释

    词语:巾帼

    拼音:jīnguó

   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。借指妇女

    英语:women in general

    例句:诸葛亮数挑战,帝( 司马懿)不出,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。——《晋书·宣帝纪》

    例句:巾帼英雄

    巾帼 词典解释

    巾帼 jīn guó ㄐㄧㄣ ㄍㄨㄛˊ

    古代妇女用以覆发的头巾和发饰。

    《新唐书.卷二二○.东夷传.高丽传》:「庶人衣褐,戴弁。女子首巾帼。」

    《三国演义.第一○三回》:「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,盛于大盒之内,修书一封,遣人送至魏寨。」后用巾帼代称女子。

    《聊斋志异.卷二.巧娘》:「此丈夫而巾帼者,何畏之?」

    《儒林外史.第五四回》:「你看!他不过是个巾帼,还晓得看诗。怎有个莺脰湖大会大作诗的呢?」

    巾帼网络解释

    巾帼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,宽大似冠,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,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,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,再绾以簪钗。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。 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,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“剪耄帼”;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“绀缯帼”。先秦时期,男女都能戴帼,用作首饰。到了汉代,才成为妇女专用。三国时有著名的一出戏:诸葛亮出斜谷向司马懿挑战,但后者避而不出,诸葛亮便用激将法,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了“巾帼妇女之饰”,以示羞辱。巾帼后来引申为女子的代称,如今已是对妇女的一种尊称。

    巾帼近义词: 老娘们 烟花粉黛 闺阃

    反义词: 须眉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