旌节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旌节是什么意思
  • 旌节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旌节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jīngjié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ㄐㄧㄥㄐㄧㄝˊ

    【简繁字形】:  旌節

    旌节基本解释

    古代使者所持的节,以为凭信。借以泛指信符。旌与节。指军权。

    旌节 词典解释

    旌节 jīng jié ㄐㄧㄥ ㄐㄧㄝˊ

    古时使臣所执的符节,用以示信。

    《周礼.地官.掌节》:「货贿用玺节,道路用旌节。」

    唐.杨烱〈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〉:「乘使者之輶车,掌行人之旌节。」

    旌与节,唐、宋节度使的仪仗。

    《旧唐书.卷一一七.崔宁传》:「先时,张献诚与旰战,献诚屡败,旌节皆为旰所夺。」

    《宋史.卷一五○.舆服志二》:「孝宗诏以其藩邸旌节,迎置天章阁。」

    旌节网络解释

    旌节 旌节是指古代使者所持的节,以为凭信,后借以泛指信符,唐制中,节度使赐双旌双节,旌以专赏,节以专杀,行则建节,树六纛,亦借指节度使,军权。 旌节包括门旗二面、龙虎旌一面、节一支、麾枪二支、豹尾二支,共八件。节用金铜叶做成,旗用九幅红绸制作,其上装有涂金、形如木盘的铜龙头。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