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苗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汉苗是什么意思
  • 汉苗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汉苗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hànmiáo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ㄏㄢˋㄇㄧㄠˊ

    【简繁字形】:  漢苗

    汉苗基本解释

    汉和帝时有嘉苗一茎九穗,时人以为祥瑞。

    汉苗网络解释

    汉苗 “汉苗”属苗族的一个支系,苗语的“汉苗”自称是“蒙洒或蒙厦”,“蒙洒和蒙厦”按汉语来讲准确的叫法是“蒙夏”。因为苗族人都把汉人叫成“厦、刷、洒、傻”,所以苗族支系的“蒙洒或蒙厦”译成汉语就是汉苗之意。 有些地方叫ghab nus(谐音:嘎脑),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,英文写作:MIAO或HMONG。 汉苗在上古时代有“荆楚”、“荆蛮”、“南蛮”等的得名,便是如此。禹伐“三苗”的残酷战争以后,中原文献不再有“三苗”的记载。荆楚、楚荆、荆蛮、南蛮等不同的呼唤,都是泛指苗族人们的共同体,他的前身,是汉族,历商、周至战国后期,汉苗后裔在“荆”、“楚”、“蛮”的抽象掩盖下,又出现于史册。这些称呼把苗和其他族称混同在一起。宋以后,苗才从若干混称的“蛮”中脱离出来,作为单一的民族名称。汉和帝 时有嘉苗一茎九穗,时人以为祥瑞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谢敕赉长生米启》:“ 尧 禾五尺,未足称珍; 汉 苗九穗,方斯非拟。” 汉苗之所以被其它苗族支系称之为“蒙洒”,是因为该支系是由汉人形成的一个苗族支系。蒙洒(真正的读法是“蒙夏”),苗语里“蒙洒”的“蒙”便是汉语的“人”,“蒙洒”的“洒”便是苗语、汉语里“夏”的传音,“蒙洒”译成汉语真正的意义就是“夏人”之意。 分布在贵州大方、毕节、织金、黔西、平坝、安顺、普定、镇宁、郎岱、六盘水、安龙、兴仁、晴隆、兴义、广西隆林、西林,云南广南、邱北、蒙自、个旧等县市的部分乡村。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