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篆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小篆是什么意思
  • 小篆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小篆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xiǎozhuàn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ㄒㄧㄠˇㄓㄨㄢˋ

    小篆基本解释

    词语:小篆

    拼音:xiǎozhuàn

    指笔划较简的篆书

    英语: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, adopted in the Qin Dynasty (221—207B. C.)for the purpose of standardizing the script;Hsiao chuan——the lesser seal style Chinese character

    小篆 词典解释

    小篆 xiǎo zhuàn ㄒㄧㄠˇ ㄓㄨㄢˋ

    书体名。秦统一天下后,因各国语言文字互异,始皇为使文字规范化,遂令丞相李斯等人,在大篆的基础上,加以省改,颁行全国成为官定的标准字体。小篆字体较大篆字体简化、整齐。今存于世的秦泰山、瑯琊台两块残石,稍可见小篆风貌。

    也称为「秦篆」。

    小篆网络解释

    小篆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(前221年),推行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,统一度量衡的政策,由丞相李斯负责,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,进行简化,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,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。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(约公元8年),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。但由于其字体优美,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。又因为其笔画复杂,形式奇古,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,印章刻制上,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,一直采用篆书,直到封建王朝覆灭,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。 春秋战国时期,诸侯割据,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、一字多形的情况。秦始皇灭六国后,下令以秦国的“小篆”作标准,统一全国文字。篆体,又称为“篆书”,是小篆、大篆的合称,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,故后人常把“篆文”专指小篆。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,逐渐开始定型(轮廓、笔划、结构定型),象形意味消弱,使文字更加符号化,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,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。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,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,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,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角色。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