友情链接:
九五查询
古籍史书
老黄历
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
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
【词语】: 放焰口
【拼音读音】: fàngyànkǒu
【汉字注音】: ㄈㄤˋㄧㄢˋㄎㄡˇ
放焰口基本解释
词语:放焰口
拼音:fàngyànkǒu
旧指人死后请和尚做佛事,和尚向口吐火焰的饿鬼施食,以使亡灵不受伤害
英语:give food to starving ghosts
放焰口 词典解释
放焰口 fàng yàn kou ㄈㄤˋ ㄧㄢˋ ˙ㄎㄡ
僧众夜间诵经度亡魂,施食饿鬼,称为「放焰口」。
《儒林外史.第四回》:「拜『梁皇忏』,放焰口,追荐老太太生天。」
《红楼梦.第一四回》:「那道士们正伏章申表,朝三清,叩玉帝,禅僧们行香,放焰口,拜水忏。」
也称为「施食」、「焰口」。
放焰口网络解释
放焰口 放焰口,佛教仪式,为一种根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而举行的施食饿鬼之法事。该法会以饿鬼道众生为主要施食对象;施放焰口,则饿鬼皆得超度。亦为对死者追荐的佛事之一。 焰口,另称为焰口、面然。是指地狱里的饿鬼,其体形枯瘦,咽细如针,口吐火焰。以生前悭吝之故,遂有此一果报。放焰口乃是对饿鬼施水施食、救其饥渴之苦的一种佛教仪式。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“盂兰盆会”,佛经中《盂兰盆经》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,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,于是益加普及。民间普遍流传目连解救母厄的故事:“有目连僧者,法力宏大。其母堕落饿鬼道中,食物入口,即化为烈焰,饥苦太甚。目连无法解救母厄,于是求教于佛,为说盂兰盆经,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。”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,相沿成中元节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,还增加了拜忏、放焰口等活动。
栏目推荐
更多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