楹鼓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楹鼓是什么意思
  • 楹鼓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楹鼓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yínggǔ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ㄧㄥˊㄍㄨˇ

    楹鼓基本解释

    古乐器。形制为用木柱从鼓中穿过,使之竖立,柱下有四足。又称建鼓。

    楹鼓网络解释

    楹鼓 击奏膜鸣乐器。大鼓横置,两端蒙皮,以立柱穿鼓腔,柱底设座之鼓。约始于商代。足鼓、楹鼓、悬鼓,常被称为夏、商、周三代之鼓。即夏代称“足鼓”,商代称“楹鼓”,周代称“悬鼓”。 《礼记·明堂位》:“夏后氏之足鼓;殷楹鼓;周悬鼓。”郑玄注:“楹,谓之柱,贯中上出也。” 至隋唐,仍称“建鼓”。《隋书·音乐志下》:“夏后氏加四足,谓之足鼓;殷人柱贯之,谓之楹鼓;周人悬之,谓之悬鼓。近代相承,植而贯之,谓之建(树)鼓,盖殷所作也。”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