谱牒是什么意思

  1. 九五查询
  2. 成语查询
  3. 谱牒是什么意思
  • 谱牒是什么意思

    【词语】:  谱牒

    【拼音读音】:  pǔdié

    【汉字注音】:  ㄆㄨˇㄉㄧㄝˊ

    【简繁字形】:  譜牒

    谱牒基本解释

    1.亦作"谱谍"。 2.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。

    谱牒 词典解释

    谱牒 pǔ dié ㄆㄨˇ ㄉㄧㄝˊ

    记述氏族世系的书。

    《史记.卷一三○.太史公自序》:「维三代尚矣,年纪不可考,盖取之谱牒旧闻。」

    也称为「谱第」。

    谱牒网络解释

    谱牒 《谱牒》是古代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维三代尚矣,年纪不可考,盖取之谱牒旧闻。”即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史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时特重门第,有司选举必稽谱牒,谱学成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工具。晋太元中,贾弼撰《姓氏簿状》,子孙相传,号为贾氏谱学。梁王僧孺因贾弼旧本,改撰《十八州谱》等书,号为王氏谱学。北魏太和中,诏诸郡中正各立本土姓族,次第为举选,名“方司格”。唐时路敬淳、柳冲、韦述等都讲明谱学。太宗、武后时曾修订《氏族志》。五代以后,谱学渐衰。郑樵《通志》著录谱系六种、一百七十部;至马端临撰《文献通考》时,所存者不过数家。明清地主阶级仍多编修族谱。



  • 友情链接: 九五查询  古籍史书  老黄历  
    免责说明:本站内容全部由九五查询从互联网搜集编辑整理而成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    Copyright © 2025 95cx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九五查询(95cx.com)鄂ICP备2022010353号-6